首页 资讯

中山一院成功开展腔镜乳腺技术,为乳腺癌患者重塑美丽

发布时间:2023-04-26 17:45:54来源:医联媒体

37岁的乳腺癌患者杨女士(化名),强烈要求保乳且要保持乳房美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张赟建副主任医师成功为患者完成微创腔镜下术中导航保乳手术,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乳腔镜手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治疗效果在乳腺外科领域中体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资料图)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南沙院区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执行主任张赟建副主任医师做客医联媒体《对话名医·林欣》直播间,进行了一场主题为“腔镜技术切瘤保乳,助力患者美丽“乳”初”的直播,一同探讨了网友们所关心的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张赟建副主任医师在直播中)

近代保乳手术和保腋窝的历史性更新

临床上,乳腺癌患者虽然病情可能各不相同,但是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外科手术应该怎么选择?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希望肿瘤能够彻底切除,甚至不惜把整个乳房全部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根本目标。但实际上,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外科手术也在不断的改进与改善,并不一定需要把整个乳房切除才能把整个肿瘤切除。

经过长时间不断地改进与改善,到了近代之后,因为我们足够了解肿瘤的特征,也逐渐发现了更多的辅助治疗技术,包括内分泌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等,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和保留腋窝淋巴结,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清扫。

同时张赟建副主任医师还说道:“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术后放疗,与传统根治术和全乳切除手术疗效相当,最大限度的解决了女性患者因为失去乳房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与社会问题,保乳手术切口范围小,组织损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

那么保乳手术一般适合于哪些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呢?

1.肿瘤离开乳头乳晕有一定的距离;

2.肿瘤直径不超过3cm;

3.经过全身药物治疗,肿瘤缩小,并经过影像检查评估可以保留乳房;

4.肿瘤单发,无皮肤和胸壁受累征象;

5.肿瘤和乳房的比例适当,便于术后保持乳房形状的完整和美观。

乳房重建技术的更新迭代

从古代的“大刀阔斧”到近代乳腺癌根治术的改进,以及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的兴起,再到现代无痕化保乳与乳房重建出现,乳腺外科手术一直在更新迭代,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对于无法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乳房重建手术不仅能恢复女性身体外形的完整性,也能修复其心灵上的缺失感。

乳房重建属于整形修复手术,指运用自体组织或假体植入物,重新塑造出和原有乳房或与健侧乳房相似外形的“乳房”,帮助患者获得满意的乳房外观。乳房重建最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有脂肪填充术、自体组织皮瓣乳房重建以及假体乳房重建(植入物首选硅胶假体)。

脂肪填充术可以不增加切口瘢痕、供区损伤小、恢复快;自体组织皮瓣乳房重建轮廓自然,对放疗的耐受性优于假体;假体乳房重建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没有供区瘢痕,同样也是临床上患者选择最多的一种手术方式。

乳房重建三种手术方式都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可能会引起相应的手术并发症,出现两侧乳房不对称,出血、感染,皮瓣和乳头、乳晕坏死,假体移位、假体外露,积液或积血,以及疼痛和不适,如包膜挛缩等症状。

腔镜乳腺技术无痕切瘤,给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以往来说,不论是保乳手术还是乳房重建,我们认为更多的可能就是考虑安全性的问题,那么现如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更加追求手术的精细化和个体化。其中腔镜技术就在外科不断地广泛应用,美容手术、整形手术与外科手术的结合,外科已进入了一个微创与功能时代。微创外科的发展使腔镜技术不再限于体腔,而有可能在封闭的腔隙(如后腹膜、颈部和腋窝)进行操作。

传统乳房手术常在乳房遗留较大的切口,影响美观,并对乳房生理和功能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乳腔镜是腹腔镜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延伸,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手术、内乳淋巴结清扫、全乳切除、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乳房重建等多种术式。相比于传统乳房手术而言,乳腔镜手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对此张赟建副主任医师为我们介绍了这几点:

1.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腋窝重要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损伤,上肢淋巴水肿、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2.出血减少、创伤减轻;

3.远处转移发生率低;

4.乳房表面不遗留瘢痕,美容效果突出;

5.缩短了康复时间。

切除肿瘤只是对抗乳腺癌的第一步,术后也应该要注意科学锻炼,做好康复护理工作,比如佩戴6-8个月的弹力绷带或塑形胸衣、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等等。

查看直播回放:腔镜技术切瘤保乳,助力患者美丽“乳”初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