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首届非遗文创集市热闹非凡
文创集市游人如织。周艳红 摄
壮锦展台。张孟俊 摄
(资料图)
本报讯(特约记者周艳红 赵文东 朱思蓉 袁燕坤)第二十届云南·师宗“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热闹举办,值此之际,师宗县首届非遗文创集市也在五龙壮族乡开市。
文创集市沿环湖步道设置,邀请市内3家企业以及县内8家非遗项目代表进行非遗项目展示、文创产品销售。
漫步文创集市,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着民俗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无论是壮族织锦、竹编展示,还是“绑神猴”系列文创产品,都让游客驻足欣赏。
记者来到五龙壮锦展台前,一块块披肩,一个个精美的包包,色彩斑斓,引人注目。据介绍,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五龙壮锦经纬分明、质地柔软,是备受游客喜爱的特色旅游产品。
在“绑神猴”系列文创产品展台前,游客宗先生和他的朋友正在挑选手串。“这个物件感觉挺好,云南这个地方人美、山水美,物件也美。”宗先生告诉记者,他来师宗的时间不长,之前听过一些“绑神猴”的习俗,刚听了老板的介绍,更感兴趣了。
“绑神猴”是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一带的民俗,每年正月初一,人“猴”共欢,寓意消灾祈福、五谷丰登、家宅平安,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靖市非遗项目五龙木器传承人查体照的妻子姜彩云告诉记者,“好绑样”是她和丈夫精心打造的“绑神猴”文创品牌,想通过创意设计活化“绑神猴”的精神内涵,让非遗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近年来,师宗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并结合乡村振兴,创新思路,拓展“非遗+旅游”模式,大力开展传承体验活动,进行“非遗文创化、文创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探索尝试,打造了一系列有师宗独特符号的非遗品牌,为打造非遗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师宗县有非遗项目53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31个、县级17个。